查詢

為什麼大氣層的氧氣越往上越稀薄?

大氣層是地球周圍的氣體包圍層,由於地球的引力作用,大氣層的氣體被吸引在地球表面附近,形成了厚厚的氣體層。然而,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層中的氧氣濃度逐漸變得稀薄。

這是因為地球的引力作用導致氣體分子向下集中,越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氣體分子越密集,氧氣的濃度也就越高。而當我們向上升高時,地球的引力逐漸減弱,氣體分子逐漸稀疏,氧氣的濃度也隨之減少。

另外,大氣層中的氧氣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太陽輻射和地球的自然界限層。太陽輻射會將大氣層中的部分氧氣分子擊碎,使其分解成氧原子,並與其他氣體分子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降低氧氣的濃度。自然界限層則是地球大氣層中的邊界,位於約100公里的高度處,這裡的氣體非常稀薄,氧氣的濃度幾乎可忽略不計。

因此,大氣層中的氧氣越往上越稀薄是由地球的引力作用、太陽輻射以及自然界限層等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這也是為什麼登山者在高海拔地區會感到缺氧的原因,因為在這些地方,氧氣的濃度已經非常低,無法滿足人體正常的呼吸需求。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