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能在夜色中準確捕獲獵物,除了蛇信有收集氣味作用之外,很多種類的蛇還有一個感受熱能變化的裝置,這就是熱敏感器,我們稱為頰窩,或稱“熱眼”。
這個“熱眼”,位於兩隻眼睛和鼻孔之間,一般深5毫米,只有一粒米那麼長,能夠敏感地測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即使只有1/3600℃的差異,它也能感受到。“熱眼”呈喇叭形,喇叭口斜向朝前,其間被一片薄膜分成內外兩個部分。裡面的部分有一根細管通向眼前角,並藉助一個小孔與外界相通,所以裡面的溫度和蛇所在的周圍環境的溫度是一樣的。而外面的那部分卻是一個熱收集器,喇叭口所對的方向如果有熱的物體,紅外線就經過這裡照射到薄膜的外側一面。顯然,這要比薄膜內側一面的溫度高。薄膜兩面形成的溫差產生的生物電流,透過神經傳遞給蛇的大腦。蛇知道了前方什麼位置有熱的物體,大腦就發出相應的“命令”去捕獲這個物體。
老鼠是一類喜歡在夜間出沒的齧齒動物,而蝮蛇也喜歡躲在黑夜裡捕獵。雖然老鼠足夠狡猾,但它身上的熱量卻躲不開蝮蛇“熱眼”的追蹤,也就會被蝮蛇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