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始祖鳥是鳥類最早的祖先嗎?

從1861年起,在德國陸續發現了12件始祖鳥的化石。這種動物的身體結構“一半像鳥、一半像爬行動物”:羽毛的分佈跟結構和我們熟悉的鳥類不太一樣,例如尾骨非常長,嘴裡有牙齒,翅膀上還保留了鋒利的爪子,這些特徵和爬行動物更加相似。於是從一開始,始祖鳥就被鑑定為爬行動物像鳥類演化的過度型別。100多年來科學家們都已經習慣了將它作為支援達爾文進化論的最重要的過渡性生物。

那麼,為什麼說它是最原始的鳥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回答什麼是鳥。這不難回答,鳥類有羽毛,也能夠飛行,與其他動物的區別一目瞭然。始祖鳥是有羽毛,但它會飛嗎?能飛多高?儘管對此還有爭論,但長期以來,大多數的科學家還是認為,不論始祖鳥的飛行本領有多大,既然有了鳥類特有的羽毛,算作最古老的鳥類也是可以的,況且分類和命名的一個最重要原則是“約定成俗”,目的還是為了交流。在這,也沒有比始祖鳥更古老甚至是同期的其他鳥類。所以,100多年來始祖鳥是鳥類最早祖先的地位並沒有經受真正的挑戰。

2011年,中國恐龍學家徐星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基於對新的化石的發現和分析,他認為始祖鳥其實不是鳥類的始祖,而是和近鳥龍關係最近的一種帶羽毛的恐龍。這篇文章代表了近年來對始祖鳥地位的最強烈的挑戰。難道100多年來鳥類始祖的地位就此要發生動搖了嗎?科學家們的反應並不一致。2011年底,一些國外學者發文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他們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結論是:始祖鳥依然是鳥類最早的祖先。

其實,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中國發現了越來越多帶羽毛的恐龍化石,羽毛作為鳥類的標誌特徵也隨之成疑。不僅如此,許多過去認為鳥類才有的骨骼特徵也在恐龍中被發現了,於是鳥類和恐龍的界限變得不再像以往那樣涇渭分明瞭

始祖鳥還是鳥類最早的祖先嗎?或許今天還不能提供十分肯定的答案,因為科學往往是在不斷地爭論中取得進展的。相信隨著更多的研究工作的進展,科學家們最終能達成比較一致的意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