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之所以會產生秕子(也稱為瘦果),是因為其花序中的花朵經過授粉和受精後,花被片沒有完全脫落,導致花柱發育不良,不能有效輸送養分給種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釋:
花粉傳遞不完全:向日葵的花序由眾多小花組成,每個小花都有花葯和花柱。花粉需要從花葯傳遞到其他小花的花柱上才能進行受精。然而,有時花粉傳遞不完全,或者花柱受損或發育不良,導致花粉無法成功受精,最終形成秕子。
花被片未脫落:向日葵的花朵在授粉後會逐漸凋謝,花被片通常會脫落,留下一個裸露的花柱,以便種子能夠正常發育。然而,有時花被片未能完全脫落,覆蓋在花柱上,阻礙了養分的輸送和種子的正常發育,從而形成秕子。
營養不足:向日葵的花朵需要充足的營養來支援種子的發育。如果植株受到環境條件不利或營養供應不足的影響,花柱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種子,導致種子發育不良,形成秕子。
需要注意的是,向日葵產生秕子並不是正常的現象,而是一種異常情況。秕子通常不會發育成完整的種子,因此對於種子繁殖來說是不利的。在種植向日葵時,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可以減少秕子的發生。這包括適當的澆水、充足的陽光、合理的施肥和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