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平王荒淫無恥,見到自己兒子的未婚妻漂亮,便在娶親時用掉包計把她佔為己有。兒子發現後不滿,平王便要兒子的老師伍奢來誣陷兒子想謀反。伍奢不願,平王便殺掉了他,而且在全國通緝他的兒子伍子胥。
通緝令與伍子胥的影象都掛在楚國的每個關隘、渡口,上面寫著:“只要能捕獲伍子胥獻給楚王的,賞粟米五萬石,讓他當上大夫;只要窩藏、收留、放跑伍子胥的,全家都處斬!”伍子胥前腳離家,搜捕的楚軍後腳便趕來了。伍子胥急中生智,把自己所穿的白袍脫下掛在柳樹枝上,把鞋子脫下來扔在河邊,等追兵研究伍子胥到底是逃過了河還是投河自盡的時候,他早就擺脫了他們。伍子胥經過多次轉折,最後逃到了昭關地面。逃出了昭關,渡過了長江,便是吳國了。
到傍晚,伍子胥在昭關附近的一個森林裡碰見了一位老醫生東皋公。東皋公依照外面懸掛的緝拿影象,一眼便認出了伍子胥,可他表示很同情他,叫他在自己的茅屋裡面等著,等他去找朋友商量救他透過昭關的辦法。老醫生走後,伍子胥不能辨真偽,便在茅屋裡急得團團亂轉,想走,可人生地不熟,會更加危險;若不走,萬一老人去告發他,就插翅難逃……就這樣,他既恐又愁,等到東方發白了,老醫生回來一看,一夜之間,伍子胥的頭髮、鬍鬚竟然全都變白了!
當然,東皋公沒有出賣伍子胥,而是找來了他自己的朋友皇甫訥,兩人最後終於設計讓伍子胥化裝逃出了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