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四年,秦王朝的殘暴統治行為越來越不得人心,人民群眾中存在著一種強烈的不滿朝廷的情緒。
當時有個博士淳于越出於維護秦王朝的封建統治,上書秦始皇,反對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秦始皇的子弟。可是丞相李斯對淳于越的上書加以駁斥,他主張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人學說誹謗朝政。秦始皇沒聽淳于越的,卻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書,凡儒家經典、諸子書(除博士官所藏外)等都必須限期繳出,一概用火加以焚燬。有敢談論《詩》、《書》者一律處死;以古非今的滅了宗族;禁止私學,想要學法令的以官員為師。
第二年,盧生、侯生等一些方士、儒生,對秦始皇燒燬列國史書和儒家經典十分不滿,他們往往在暗中偷偷議論,並且攻擊秦始皇說他是暴君。有人將盧生等人的言論密告秦始皇,秦始皇聽到訊息後大怒,派御史查究這件事。結果方士、儒生們互相保護,難以查清。御史向秦始皇稟報說難查清。
秦始皇命令逮捕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全部在咸陽挖坑活埋。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又動用了七十餘萬人,耗費許多錢財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人民實在忍受不了他的殘暴統治,紛紛起來造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終年只有四十九歲,總共也只當了十二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