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西南交通大學研究成功了我國首條常導磁懸浮列車試驗線路,並且成功地進行了載人試驗。這些都是繼德、日、美、前蘇聯及韓國之後第6列研製成功的磁懸浮式列車,這標誌著我國的磁懸浮列車技術已邁向國際先進的水平。
磁懸浮列車是使用超導電磁鐵和感應磁場兩者產生吸引力或者排斥力,而把列車懸浮在軌道上,之後再使用線性電動機的道理產生推動力,把列車用作無噪音、無摩擦的執行。它能透過懸浮、起動、加速、轉彎、減速及停車和下落等執行環節來實現全部自動監控,並且做到準確無誤和安全可靠。它高速執行時,僅能聽到細微的沙沙聲,就好比一架超低空飛機貼近特別的軌面飛行,除了空氣摩擦之外,沒有其它的阻礙,能達到陸地交通工具所達不到的高速。從理論上講,這種列車時速可以超過500公里,並且在實際應用時,它的速度可以分為低速、中速和高速三檔。低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以在125公里以下,可以用作市內公共交通。中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達250公里左右,可以用於市郊交通。而高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以在500公里左右,可以用來城市間的交通。
磁懸浮鐵路已經擁有高速、安全、平穩、無震動及不汙染環境和節省能源等很多效能。依據有關測試說明,磁懸浮列車在以每小時500公里的速度乘載一名旅客所花費的功率只有飛機的60%。所以,相關專家稱:“磁懸浮列車可能是未來最為理想的交通工具之一,會成為短途飛行的主要替代工具。”
長時間以來,德國在磁懸浮列車技術的研製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列車在執行中發出的噪聲比一般的小轎車還要小。在1994年3月,德國政府方面決定修建柏林到漢堡之間285公里長的世界第一條高速磁懸浮鐵路,策劃在10年建成,最高時速400公里。到那時,兩個城市之間的旅行時間會由如今的3個半小時減少到1個小時之內。日本政府也將大力於開發磁懸浮列車技術,日本磁懸浮列車的最高研試速度為每小時517公里,這種如閃電般的高速火車,被人們稱為“炮彈火車”。
我國人口繁多,資源的平均人口占有量遠遠少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考慮發展我國交通運輸系統的同時,應該結合我國國情,發展高速、節能而少汙染、佔地少的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它的發展將會大大的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的拓展,也能帶動一批新興企業的發展。1997年10月30日,我國首條磁懸浮列車旅遊線在四川青城山正式啟動,預測“九五”末期,人們就能在青城山旅遊區乘坐國產的磁懸浮列車進行遊覽了。在遠期策劃中,相關專家建議,在上海至杭州之間,再建造1條高速磁懸浮鐵路。這條鐵路建成之後,從上海至杭州只要20分鐘的時間就能抵達。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望眼未來,磁懸浮列車會飛馳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鐵路幹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