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上下幾千年的世界歷史,奴隸制、封建制甚至資本主義社會中一些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出現過很多名號的皇帝、國王都不是令人奇怪的事情,但是,帝王之家有太監而是中國的奇特產物。
太監,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叫做寺人、閹(奄)人、閹宦、宦者、中官、內官、內侍、內監等等。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皇帝命掌管乘輿、服飾的殿中省成中御府,把監分為中監、太監、少監。因為他拿宦官充當太監、少監,因此人們便把沿用很久的宦官統稱做太監了。
太監,是說被閹割過、失去了生殖機能、專門供帝王們役使的男性。它的起源一般有三個途徑:如秦二世時期的趙高那樣由於犯了罪而被處以宮刑、罰他進宮廷當太監的,這種犯人中也有貴族、官吏;如唐玄宗時期的高力士那種,原來是民間百姓的子弟,透過買、騙、貢獻等方式,被送往專門閹制太監的特別機構閹割,然後稍微加以訓練、便進宮當差的;另外如清朝的李蓮英、小德張之類,目的是尋找進身的臺階、為了追求榮華富貴主動要求淨身,投進宮廷的。
為什麼帝王之家偏要用這種閹割過的人來做奴僕呢?像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之中,統治者們都佔有大批的妻妾,宮廷中雜役繁重,只靠體力單薄的女奴沒法好好地完成。如果使用男奴,統治者們又害怕自己大批的妻妾和他們通姦,因此,便製造出了一批不像男性的男性。既能很有效地叫他們做一些耗費體力的力氣活,也能保持住自己妻妾的“貞潔”。歸根到底,太監是野蠻的剝削制度下的犧牲品,是由於統治者變態的佔有慾的產物。從有文字記載的周代一直到封建社會已崩潰的清朝,太監,這一文明史之中的怪物都伴隨著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寫下了自己所特殊的一頁歷史。
當初,太監也只不過是在王宮中做開閉宮門或傳達命令、侍奉起居一些賤役雜務的人,而且太監的地位很低賤,但由於他們都是君王的近侍,侍奉左右、出入起居,另外很容易受到君王的寵幸,因此能向君王施加一些影響,乃至干預政事。此外,在宮廷鬥爭當中,目的是加強皇權,剷除外戚集團往往和太監合謀,依賴太監這股特殊力量。這種種原因讓太監的勢力變得越來越大,便成為封建社會政治上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即使有些帝王怕宦禍,向太監立法嚴格,可自春秋時代到清末,太監一直在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起著很特殊的作用。有時皇帝的廢立、生死,也都操縱在他們的手裡,那更不再說玩弄朝柄、稱威外臣了。另外,我們所說的太監干政,只指一小部分人,絕大多數太監還都呻吟在皇權之下,默默地終了他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