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條條河流歸大海”這是我國古代人們對河流的一種認識。多數河流,它們真的是最終流入大海嗎?像我國著名的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等河流最後都是注入大海的。世界上的大河像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剛果河、亞馬孫河等等也是注入大海的。這些可以直接流入到海洋的河流,人們稱為外流河。但也有的河流,它們最終不流入大海,而是流入內陸的湖泊或由於熱度的關係蒸發過快或用水量過多等多種原因而中途消失的河流,人們稱它們為內流河或內陸河。
內陸河在我國分佈在海洋的內陸地區,由於那裡降水少、蒸發多、氣候乾燥,河水大多來源於高山冰雪融水的補給,本身水量就不夠,再加上氣候乾燥,蒸發量遠遠大過河流的補給量。所以這些河流想進入大海,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它們只能注入內陸的湖泊裡或被中途蒸發掉。像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它的地理位置位於我國塔里木盆地裡。水源主要源於天山和崑崙山的冰川融水補給。它經過乾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這裡每年的降水量大約是50毫米左右,氣候非常乾旱,蒸發量遠遠超過冰川融水補給量。讓它流入大海那是天方夜譚。它的流程僅僅是2000多千米,只好在中途消失或蒸發。
世界上最長的內陸河是伏爾加河,長約3690千米左右。這條河最後流入到世界最大的內陸湖——裡海。
所以可以看出,並非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