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普奧戰爭又稱七星期戰爭?

在1866年爆發了普魯士與奧地利爭取統一德意志領導權的王朝戰爭。

在對丹麥戰爭獲勝後,普魯士積極展開行動,試圖打敗統一德意志過程中的最大敵人奧地利。1866年6月7日,普魯士用普、奧兩國有權力共同佔領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為藉口,把軍隊開進了由奧地利管制的荷爾斯泰因。奧地利對此作出強烈的反應。6月14日普奧戰爭爆發了。義大利加入普方作戰,但德意志各邦國大多數都支援奧地利,像巴伐利亞、漢諾威、薩克森、符騰堡和黑森等邦。戰爭開始時局勢對普魯士很不利。7月3日,雙方在薩多瓦展開了決戰,普軍投入了29.1萬人,奧軍為23.8萬人。奧軍大敗,普軍開始進逼維也納。由法國出面調停,於8月23日簽訂了《布拉格和約》。戰爭前後一共七星期(6月7日—7月26日)。因此這場戰爭也叫“七星期戰爭”。按照和約,普魯士獲得了霍爾斯坦因、漢諾威和法蘭克福自由市等地,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並且同意解散聯邦。成立了在普魯士領導下的由萊茵河以北由諸邦組成的北德意志聯邦。普魯士承認了南德意志各邦的獨立。北德意志聯邦在1867年成立。這是普魯奧戰爭最主要的結果,是普魯士統一德意志走出的決定性一步。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