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茶壺裡會生茶鏽?

我們通常泡茶的茶壺和茶杯,用了一段時間後,裡面常常會“長”出一層棕紅色的不太容易洗掉的茶鏽。


茶鏽是什麼?它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是一個問題。


當你把茶葉放進茶壺,衝入沸水,蓋上蓋子等一會兒以後,一壺芬芳可口的茶就泡好了。或許你沒有想到過,從茶葉中慢慢溶解到水中去的化學成分,多達好幾十種呢!例如:使茶含有澀味的成分是鞣質;使茶發出獨特芳香的是揮發油;喝了茶以後會有點興奮和利尿作用的是咖啡鹼和茶鹼;綠茶呈現綠色,這是因為含有葉綠素的原因,紅茶顯出紅色,這是因為茶黃素和其它色素引起;此外,茶中還含有好幾種維生素、糖類,甚至多種無機鹽。但使茶壺、茶杯出現茶鏽的,主要還是鞣質。


鞣質是一種複雜的酚類有機物,它易溶於水,尤其是沸水。當你吃不太熟的柿子時,舌頭常會感到澀得發麻,這就是因為鞣質的原因。不成熟的水果、菱、藕以及許多中草藥裡,都分別含有鞣質。不過各種不同來源的鞣質,它們的化學結構也並不完全一樣,味道也當然各不相同。茶葉鞣質的味道嚐起來先澀後甘,因此許多人都特別欣賞這種味道!


鞣質具有不穩定性,當它和空氣中的氧“會面”時,它就會熱情的和氧交配,把氧原子吸收,使自己氧化而變成暗色,因此茶水放置後顏色總是慢慢變深。


此外,鞣質分子之間也會發生縮合、脫水等各種化學變化,使自己的“個子”變得更大,並且生成一種叫鞣酐的化合物。


鞣酐是一種難溶於水的紅色或棕色的物質,當鞣酐逐漸從茶中沉澱出來,它總會依附在茶壺和茶杯的內壁上,日子長了,你就會看到茶壺和茶杯裡一層棕紅色的茶鏽。


要除去茶鏽很簡單,只要把茶壺茶杯中的水倒去,再用一支舊牙刷擠上一段牙膏,用牙刷在茶壺和茶杯中來回擦刷,因為牙膏中既有去汙劑,又有極細的摩擦劑,因此很容易將茶鏽擦去而又不損傷壺杯。牙刷擦過之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茶壺和茶杯就又變得乾淨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