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是基督教的向徵。教堂的尖頂豎立著十字架,神甫的手裡拿著十字架,很多教徒的頸子上帶著十字架,作祈禱時也不停地在胸前划著十字形……凡是有基督教的地方,就肯定會有十字架。
十字架原來是古羅馬帝國一項殘酷的殺人工具。根據拉丁文原意,十字架是叉子的意思。它用兩根木料相交而成,就如同漢文的“十”字。古羅馬要處死奴隸及革命者或是無公民權的外鄉人,就將受刑者的雙手伸展釘在橫木上,而雙腳重迭釘在直木的下面,然後把木架豎起來,讓受刑者活生生地流盡鮮血,痛苦地死去。那時羅馬統治者用苛捐雜稅來剝削人民,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斷地舉行武裝起義。公元前73年至71年爆發的斯巴達克奴隸大起義,失敗之後,六千多奴隸被活活釘死在羅馬城大街的十字架上,十字架密如森林。公元66至70年爆發在巴勒斯坦境內的猶太人起義,失敗之後,耶路撒冷遍野橫屍,十字架上釘滿了死人。所以,最初的十字架是血的凝聚,淚的控訴。
相傳耶穌被處死的時候,也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而耶穌死之後,撒勒派信徒們就拿著十字架做了自己教派的信仰象徵。此時的十字架,僅僅是為了紀念耶穌,也是對當時統治者無言的聲討。此後,十字架的象徵含義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成為聖潔的信物,福音的象徵,被教徒們稱之為“十字架的福音”,就好比佛教的佛珠一樣。劃十字禮,是表示信仰、祈禱、獻身或祝福。並且教徒在祈禱時口唸“阿門”,以表示“真誠”的意思。
十字架作為徽號,式樣頗多。有希臘式的十字架,它是四臂一樣長的;有拉丁式十字架,直杆的下方長於其餘三臂;還有三出十字架,呈“T”字形;斜置十字架,呈“X”形。劃十字禮是做手勢,也有大十字和小十字兩種。前者從額頭一直劃到胸部,左右各劃至肩頭;後者則只是劃在頭部或者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