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包裝也是根據物理原理。我們都知道,氣體的壓強是因為氣體大量分子不停碰撞器壁產生的。所以,單位體積的分子數越多,溫度越高,器壁單位面積上受到氣體分子的衝擊力就會越大,壓強就越大。所謂的真空,是把容器裡邊的氣體抽出來,抽出來的氣體越多,在容器裡體積的分子就會越少,壓強就越小,因此常用容器裡壓強的大小,來表示容器裡真空度的大小。
真空保鮮包裝開始盛行60年代初,它是真空環境下或者食品真空環境下,再充入保護氣體來進行保鮮的。真空保鮮包裝通常適用於如油炸土豆條、炸薯條、炸果仁等。小食品則採用金屬化塑膠膜真空包裝保鮮,這種膜不僅阻氣性好,並且遮旋光性也好。而其它食品、例如肉類、火腿、香腸、豆製品以及水產等等,用真空保鮮包裝並不是很好。真空包裝對厭氧菌及酶反應引起的變色、變質是沒有效果的,因此需用鹽醃、糖醃、冷凍、射線照射、加熱以及藥物消毒,並且適當新增防腐劑等方法配合,才可以真正達到保鮮的目的。
想一想,你身邊見到的、或者親口吃過的、在電視廣播中看到的、或者廣告中出現的有哪些食品是採用了真空保鮮包裝?實際保鮮效果怎樣?要尤其注意保質期,不要飲用腐爛變質的、超過保質期的各種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