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到十分廣闊的內蒙古大草原去旅遊,那裡美麗的草原景色迷住了你,你又不幸迷失了方向。那兒放牧的蒙古族牧民也許會告訴你說:只要你多看看“指南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了。
“指南草”是人們對在內蒙古草原上長期生長的一種叫野萵苣的植物的俗稱。通常來說,它的葉子全部垂直於莖的兩側,並且葉子和地面相互垂直,呈南北向排列。
那么為什麼“指南草”會指南呢?
原來在內蒙古草原上,草原十分遼闊,既沒有高大的樹木,而且人煙稀少,到了夏天,驕陽烤著草原上的小草,尤其是到了中午,草原上就十分乾燥,水分蒸發也相當快。在這種特殊的生態環境中,野萵苣於是練就了一種可以適應環境的生長辦法:它的葉子,長成可以與地面垂直的一種方式,並且對著南北向。這種葉片佈置的方式,一般有兩個好處:一是到中午時,也就是陽光相當強烈時,能夠最大程度地直接減少陽光直射的面積,從而減少水分的蒸發;二是相當有利於吸收早晚的太陽斜射光,從而增強光合作用。經過科學家的考察發現,越是在乾燥的地方,生長著的“指南草”指示的方向也會更加準確。這個道理是相當明顯的。
內蒙古草原除野萵苣能夠指示方向,還有蒙古菊以及草地麻頭花等,也可以指示方向。
更有趣的是,地球上不僅有以上所說的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的植物,而且在非洲南部的大沙漠裡也生長著一種可以指示北方的植物,人們叫它“指北草”。
“指北草”一般生長在赤道以南,它總是接受從北面射來的陽光,花朵也總是朝北生長;它的花莖堅硬,花朵也不能像向日葵的花盤那樣跟太陽轉動,所以總是指向北面。
在非洲東海岸的一個馬達加斯島上,還有一種叫做“指南樹”的植物,它的樹幹分別長著一排十分細小的針葉,無論這種樹是生長在高山或者是平原,那些針葉總是像指南針一樣永遠指向南極。
人們在草原或者沙漠上旅遊,假如瞭解了這些指示植物的習性,人們就再也不會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