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八離婁下·第二十七節

第二十七節原文

  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第二十七節譯文

  齊國大夫公行子的兒子死了,右師王驩前去弔喪,進了門,有上前與王驩交談的,也有到王驩座位旁跟他說話的,獨有孟子不和王驩說話,右師王驩很不高興,說:“各位大人都與我打招呼,孟子偏偏不與我說話,是怠慢於我。”
  孟子聽到這話,說:“按行為規範的規定,在朝廷上不能越過自己的位子互相交談,也不在不同的臺階上作揖。我想按規範行事,右師認為我怠慢他,不是太奇怪了麼?”

註釋
1.公行子:人名,齊國大夫。
2.右師:先秦時期官名,此處指齊國大夫王驩(huan患),驩字子敖。
3.簡:《"邶風"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荀子·議兵》:“簡禮賤義者,其國亂。”這裡用為怠慢、倨傲之意。如:簡侮(輕侮)、簡薄(鄙薄輕視)、簡倨(猶高傲)、簡恣(簡慢放肆)、簡褻(怠慢,失敬不恭)、簡弛(惰慢弛廢)、簡怠(怠慢)等。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