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秦三·應侯失韓之汝南

應侯失韓之汝南原文

  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王曰:“何也?”曰:“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臣亦尝为子,为子时不忧;今亡汝南,乃与即为梁余子同也。臣何为忧?”秦王以为不然,以告蒙傲曰:“今也,寡人一城围,食不甘味,卧不便席,今应侯亡地而言不忧,此其情也?”蒙傲曰:“臣请得其情。”蒙傲乃往见应侯,曰:“傲欲死。”应侯曰:“何谓也?”曰:“秦王师君,天下莫不闻,而况于秦国乎?今傲势得秦为王将,将兵,臣以韩之细也,显逆诛,夺君地,傲尚奚生?不若死。”应侯拜蒙傲曰:“愿委之卿。”蒙傲以报于昭王。自是之后,应侯每言韩事者,秦王弗听也,以其为汝南虏也。

應侯失韓之汝南譯文

  應侯範睢失去了封邑原韓地的汝南。秦昭王對應侯說:“賢卿喪失自己的封地汝南以後,是不是很難過呢?”範睢回答說:“臣並不難過。”昭王說:“為什麼不難過?”範睢說:“梁國有一個叫東門吳的人,他的兒子雖然死了,可是他並不感到憂愁,因此他的管家就問他:‘主人你疼愛兒子,可以說是天下少見,現在不幸兒子死了,為什麼不難過呢?’東門吳回答說:‘我當初本來沒兒子,沒兒子時並不難過;現在兒子死了等於恢復沒兒子時的原狀,我為什麼難過呢?’臣當初只不過是一個小民,當平民的時候並不憂愁,如今失去封地汝南,就等於恢復原來平民身份,我又有什麼好難過的呢?”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