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漏蘆

lòu lú

漏蘆
漏蘆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漏蘆
藥材拼音 lòu lú
藥材別名 祁州漏蘆、野蘭、和尚頭
英文名稱 Uniflower Swisscentaury Root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菊科植物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根。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體密被白色綿毛。根肉質,圓錐形,直徑1~2.5厘米,根端具數芽,或具根生葉的殘基而密被白色茸毛。莖單一,直立。葉互生,葉柄長,葉片羽狀深裂,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通常有不規則的淺裂,兩面均有白色茸毛,莖上部葉稀少。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片寬鍾狀,多層,具幹膜質附片,花全部為管狀花,淡紫色,花冠管細長,先端5裂,裂片線形,雄蕊5枚,聚藥。瘦果倒卵形。
產地分佈 生於山丘乾燥地帶。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採收加工 春、秋季採挖,除淨泥土、鬚根,曬乾。一般以秋季挖取者較粗大而質量好。
藥材性狀 倒圓錐狀圓柱形,有的稍扭曲或扁壓,通常不分枝,完整者長10~30厘米,直徑1~2.5厘米。表面深棕色或黑棕色,粗糙,具不規則的縱形溝紋及菱形的網狀裂隙,外皮常有剝裂。根頭部膨大,有少數莖基及鱗片狀的葉柄殘基,頂端有灰白色茸毛。質輕而脆,易折斷,折斷時皮部常與木部脫離,皮部色澤較深,木部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木射線多破裂,木部中央因朽蝕而成星狀裂隙,顯深棕色。氣特異,味微苦。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胃經。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排膿通乳。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內服煎湯,或入丸散,治療乳房腫痛、乳汁不通、癰疽發背、瘡瘍等症。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甫敷,孕婦慎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藍根5克,漏蘆7.5克,牛蒡子2克,甘草2.5克,水煎服。
藥理研究 可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抑制過氧化脂質生成;抗氧化;抑制大鼠B型單胺氧化酶活性;保肝等作用。祁州漏蘆醇提物對金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一定抗菌活性;水浸劑對14種面板真菌有不同程度活性;水煎劑能顯著抑制大鼠、小鼠腦、肝、心、腎及血清過氧化脂質的生成;醇提物能顯著抑制大鼠大腦線粒體和肝單胺氧化酶-B的活性;給高脂飼料喂兔及鵪鶉同時給漏蘆水煎劑,能降低血膽固醇和過氧化脂質,提高前列環素、血栓素AF比值,減少白細胞在動脈壁的浸潤,並抑制平滑肌細胞的增生。毒性:小鼠灌服LD50>25克/千克。
化學成分 含β-蛻皮甾酮等脫皮甾酮類化合物、揮發油及一些脂溶性成分。另含卡多帕亭、異卡多帕亭、漏蘆甾酮、甘草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瘡瘍陰證及孕婦禁用。
配伍藥方 ①治癰腫瘡毒:漏蘆15克,連翹9克,黃柏12克,大黃、甘草各3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②乳癰紅腫:漏蘆、蒲公英、金銀花各15克,土貝母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③流行性腮腺炎:漏蘆4.5克,板藍根3克,牛蒡子1.2克,甘草1.5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④治子宮癌瘤:漏蘆24克,馬蘭子(炒)18克。水煎服,每日l劑。(《中醫秘驗方》) ⑤治產後缺乳:漏蘆、王不留行各15克,路路通12克,通草6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上一味中藥材: 無花果
下一味中藥材: 黃藥子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