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雞內金

jī nà jīn

雞內金
雞內金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雞內金
藥材拼音 jī nà jīn
藥材別名 雞肫皮、雞肶胵、雞黃皮、雞食皮、雞合子、雞中金、化石膽、化骨膽
英文名稱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
功效分類 固精縮尿止帶藥 消食藥
藥用部分 來源於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乾燥沙囊內壁。
(動)植物形態 家禽。嘴短而堅,略呈圓錐狀,上嘴稍彎曲。鼻孔裂狀,被有鱗狀瓣。眼有瞬膜。頭上有肉冠,喉部兩側有肉垂,通常褐紅色;肉冠以雄者高大,雌性低小;肉垂亦以雄性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性羽色較美,有長而鮮麗的尾羽;雌性尾羽甚短。足健壯,跗、蹠及趾均被鱗板;趾4,前3後1,後趾短小,位略高。雄性跗蹠部後方有距。家雞因飼養雜交關係,品種繁多,形體大小及毛色不一。
產地分佈 善走,喜以足搔地覓食,食物常為植物的種子、果實及昆蟲等。雄雞善啼。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採收加工 殺雞後,取出雞肫,剖開,立即取下雞肫內壁,洗淨,乾燥。
藥材性狀 不規則的卷片,厚約2毫米。表面黃色、黃綠色或黃褐色,半透明,具明顯的條狀皺紋。質脆,易碎,斷面角質樣,有光澤。氣微腥,味微苦。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脾經、胃經、小腸經、膀胱經。
功效作用 健胃消食、澀精止遺。屬消食藥。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煎服或研末服,或入丸散。用治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
藥理研究 口服雞內金粉後,胃液分泌量、酸度、消化力三者均增加,胃的運動期延長,蠕動波增加。此外,雞內金水煎液對加速排放放射性鍶有一定作用。
化學成分 雞內金含胃液素(胃激素),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澱粉酶,多種維生素。出生4~8星期的小雞砂囊內膜還含有膽汁三烯和膽綠素的黃色衍生物,並含賴氨酸,組氨酸,精氨酸,穀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纈氨酸,甲硫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等18種氨基酸及鋁、鈣、鉻、鈷、銅、鐵、鎂、錳、鉬、鉛、鋅等微量元素。
使用禁忌 脾虛無積滯者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食積腹滿:雞內金研末,乳服。(《本草求原》) ②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氣:雞肶胵燒灰,酒服。(《千金方》) ③治小兒疳病:雞肫皮二十個(勿落水,瓦焙乾,研末),車前子四兩(炒,研末)。二物和勻,以米湯溶化,拌入與食。忌油膩、麵食、煎炒。(《壽世新編》) ④消導酒積:雞內金、幹葛(為末)等分。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袖珍辦》) ⑤治夜夢遺精:公雞肫皮七個。焙乾為末,每服一錢,空心酒下。(《沈氏經驗方》) ⑥治痟腎,小便滑數白濁,令人贏瘦:雞肶胵一兩(微炙),黃耆半兩,五味子半兩。上藥,粗搗,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食前分溫三服。(《聖惠方》) ⑦治喉閉乳蛾:雞肫黃皮勿洗,陰乾燒末,用竹管吹之。(《青囊雜纂》) ⑧治一切口瘡:雞內金燒灰,敷之。(《活幼新書》) ⑨治走馬牙疳:雞肫黃皮(不落水者)五枚,枯礬五錢。研搽。(《經驗方》)
上一味中藥材: 山萸肉
下一味中藥材: 龍骨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