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金礞石

jīn méng shí

金礞石
金礞石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金礞石
藥材拼音 jīn méng shí
藥材別名 爛石、酥酥石
英文名稱 lapis micae aureus
功效分類 重鎮安神藥
藥用部分 變質岩類蛭石片岩Vermiculite Schist或水黑雲母片岩HydrobiotiteSchist的岩石。
(動)植物形態 通常為不規則的塊狀或碎片,呈現棕黃色或黃褐色,帶有耀眼的金黃色或銀白色光澤,質地脆而易碎。
產地分佈 產於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水黑雲母片岩在我國各地均有產。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挖取後除去雜石、泥土。
藥材性狀 鱗片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或碎片,碎片直徑0.1~0.8厘米;塊狀直徑2~10厘米,厚0.5~1.5厘米,無明顯稜角,棕黃色或黃褐色,帶有金黃色和銀白色光澤。質脆,手捻易碎成金黃色閃光小片。具滑膩感。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鹹。歸肺經、心經、肝經。
功效作用 墜痰下氣、平肝鎮驚。屬安神藥下屬分類的重鎮安神藥。
臨床應用 用量3~6克,多入丸、散。用治頑痰膠結、咳逆喘急、癲癇發狂、煩躁胸悶、驚風抽搐。
藥理研究 金礞石在藥理研究中表現出具有鎮咳、祛痰和抗菌等作用,且其成分和機制正在進一步被科學探索和應用。
化學成分 富含鐵和鋁的矽酸鹽,如氧化矽、三氧化二鋁、氧化鐵、氧化錳、氧化鈣和五氧化二磷等。尚含鋅、鈷、鎳、鉻、鎂等無機元素。
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者及孕婦忌服。
配伍藥方 金礞石在中藥配伍中有廣泛的應用,常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療效。以下是一則配伍藥方及其出處: 配方:金礞石、焰硝各等分。 製法:上為細末,每次取適量,用綿裹定,塞於耳中。 功能主治:耳聾。此方具有清熱瀉火、開竅通絡的功效,適用於耳聾的治療。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五。
上一味中藥材: 硃砂
下一味中藥材: 珍珠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