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九卷·聲戰

聲戰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阻绝,必自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

聲戰譯文

大凡作戰中所說的“聲戰”,就是用虛張聲勢的佯動戰法來迷惑敵人。聲言攻其東而實際擊其西,聲言攻其彼而實際擊其此。這樣,便可迫使敵人不知道究竟從哪裡進行防守;而我軍真正所要進攻的,恰是敵人沒有防備的地方。誠如兵法所說:“善於實施進攻作戰的軍隊,能使敵人不知道怎樣防守。”東漢建武五年,大將耿弇率軍同割據勢力張步相對抗。時據守劇縣(今山東昌樂西北)的張步,派遣其弟張藍率領精銳部隊二萬人進駐西安,並令其所轄諸郡太守集中兵力萬餘人駐守臨淄,兩城相距四十餘里。耿弇率軍進至畫中,此地位於西安與臨淄二城之間。耿弇偵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堅固,且有張藍精銳部隊防守;臨淄城雖大卻容易攻取。於是,耿弇責令諸將集會一處,宣佈說五天後進攻西安。張藍獲此訊息後,晝夜嚴加戒備。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軍將士提前於半夜起床吃飽飯,天亮時候進至臨淄城下。這時,護軍荀梁等人在攻打臨淄的問題上同耿弇發生了爭執,他們認為應當迅速攻打西安。耿弇分析指出說:“不能先打西安。因為西安的守敵聽說我軍要進攻他們,已經晝夜加緊守備;我們現在進攻臨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該城守敵驚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攻克臨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張藍因與張步之間交通斷絕而成孤立無援之敵,因此必定又將棄城逃跑。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箭雙鵰的戰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頓兵于堅城之下,必會給我軍造成更多傷亡。縱然能夠攻克西安,張藍率兵逃往臨淄,與該城守軍合兵協力,便可尋機向我發動進攻。我軍深入敵境作戰,沒有後方供應,十天之內,不經交戰便將陷入困境。諸位所談意見,看不到有何恰當可取之處。”於是,耿弇揮軍進攻臨淄,半天即攻克,進佔了該城。張藍聽到這個訊息後,果然率兵逃跑了,漢軍不戰而得西安。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