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僧統 僧統的意思 僧統怎麼讀
“僧統”詞語拼音為:sēng tǒng,注音:ㄙㄥ ㄊㄨㄙˇ,首字母:st,“僧統”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和尚團體、僧侶聯盟、僧人組織、僧侶團體,反義詞:俗人統、世俗團體、居士聯盟、世俗組織,基本解釋:1.僧官名。始於北魏。
拼音 sēng tǒng 注音 ㄙㄥ ㄊㄨㄙˇ
首字母 st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和尚團體、僧侶聯盟、僧人組織、僧侶團體
反義詞 俗人統、世俗團體、居士聯盟、世俗組織
基本解釋 1.僧官名。始於北魏。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僧騰客
下一個詞語: 僧徒
僧統”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僧統】 北魏所設以統監全國僧尼事務之僧官。又稱沙門統、道人統、都統、昭玄統。大宋僧史略卷中載,姚興(393~416 在位)初立僧官,稱僧正。北魏皇始年間( 396~397),趙郡沙門法果被徵為沙門統。復有罽賓沙門師賢,於佛法重興後,魏帝親為落髮,詔令師賢為僧統,僧統之官自師賢始。另據魏書釋老志載,北魏道武帝皇始年間,法果初任道人統。文成帝再興佛法後,於興安元年(452)詔令罽賓沙門師賢為眾僧之統,稱為道人統。未久,改稱沙門統,以曇曜任之,亦稱昭玄沙門都統,因中央僧官機構監福曹改稱昭玄寺之故。此後,一般稱為昭玄統。東魏時,稱昭玄統為國統。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詔置昭玄十統,以沙門法上為十統之首,稱為昭玄大統,其餘九人稱通統,所轄僧尼計四百餘萬。隋文帝開皇元年(581),敕任僧猛為隋國大統。十年,又置昭玄統等職。唐以後另設僧錄為僧官機構。[隋書百官志第二十二、第二十七](參閱‘昭玄寺’3835、‘僧官’5731)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