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hì tiě kuàng | 注音 | ㄔˋ ㄊㄧㄝ ˇ ㄎㄨㄤˋ |
首字母 | ctk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一種重要的鐵礦石。化學成分為fe2o3。半金屬至金屬光澤,顏色有紅褐、鋼灰、鐵黑等色,條痕均為嶼色,摩斯硬度55~65。集合體呈片狀、腎狀、塊狀或土狀等。分佈很廣‖鐵可達699%,是鍊鐵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作顏料和磨料。 |
赤鐵礦(Hematite)化學成分為Fe2O3、屬六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與等軸晶系的磁赤鐵礦(γ-Fe2O3)成同質多象。單晶體常呈菱面體和板狀。集合體形態多樣,有片狀、鱗片狀(顯晶質)、粒狀、鮞狀、腎狀、土狀、緻密塊狀等。顏色呈紅褐、鋼灰至鐵黑等色,條痕均為櫻紅色。金屬至半金屬光澤。摩斯硬度5.5~6.5,比重4.9~5.3。
呈鐵黑色、金屬光澤的片狀赤鐵礦集合體稱為鏡鐵礦。呈灰色、金屬光澤的鱗片狀赤鐵礦集合體稱為雲母赤鐵礦,中國古稱“雲子鐵”。呈紅褐色、光澤暗淡的稱為赭石,中國古稱“代赭”,而以“赭石”泛指赤鐵礦。呈鮞狀或腎狀的赤鐵礦稱為鮞狀或腎狀赤鐵礦。
赤鐵礦是自然界分佈極廣的鐵礦物,是重要的鍊鐵原料,也可用作紅色顏料。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赤鐵礦開採(地下)(Haematite mining (underground))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赤鐵礦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