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áng jù | 注音 | ㄧㄤˊ ㄐㄩˋ |
首字母 | y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梆劇、豫劇、曲劇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揚州、鎮江、南京一帶和安徽部分地區以及上海。前身是維揚文戲和維揚大班。30年代兩者合流,稱維揚戲”。50年代初改今稱。曲牌體音樂,主要來自揚州清曲和花鼓、香火,包括[滿江紅]、[剪靛花]等一百餘種。劇目有《百歲掛帥》、《鴻雁傳書》等。 |
揚劇是發源於江蘇省揚州市,成長於上海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維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維揚戲",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揚劇,主要流行於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2006年5月20日,揚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