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納

迦納國旗

迦納

迦納國旗 迦納共和國,非洲國家

Republic of Ghana (GHA)

首都:阿克拉 ┆ 語言:英語 ┆ 面積:238,540平方公里

貨幣:迦納塞地 ┆ 國際電話區號:233

迦納簡介

迦納面積23.85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臨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全境大部地區為平原,東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脈,南部有誇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桑蒂高原屬熱帶雨林氣候,沃爾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迦納不僅因盛產可可而贏得“可可之鄉”的美譽,還因盛產黃金而被讚譽為“黃金海岸”。

迦納概況

迦納,全稱為迦納共和國,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臨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全境大部地區為平原,東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脈,南部有誇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傑博博山海拔876米。最大河流為沃爾特河,在加境內長1100公里,下游築有阿科松博水壩,在境內形成巨大的沃爾特水庫,面積達8482平方公里。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桑蒂高原屬熱帶雨林氣候,沃爾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迦納不僅因盛產可可而贏得“可可之鄉”的美譽,還因盛產黃金而被讚譽為“黃金海岸”。

全國共設10個省,省下設有110個縣。

古迦納王國建於公元3—4世紀,10—11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從1471年起,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的殖民者相繼入侵迦納,他們不僅劫掠迦納的黃金、象牙,還把迦納作為販賣黑奴的據點。1897年,英國取代其他國家,成為迦納的主宰,稱迦納為“黃金海岸”。1957年3月6日,黃金海岸宣佈獨立,改國名為迦納。1960年7月1日,迦納共和國成立,仍留在英聯邦內。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黃、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黃色部分中間是一顆黑色五角星。紅色象徵為了國家獨立而犧牲烈士的鮮血;黃色象徵國家豐富的礦藏和資源;也代表迦納原來的國名“黃金海岸”;綠色象徵森林和農業;黑色五角星象徵非洲自由的北極星。

人口2200萬(2005年估計),官方語言為英語。另有埃維語、芳蒂語和豪薩語等民族語言。居民69%信奉基督教,15.6%信奉伊斯蘭教,8.5%信奉原始宗教。

迦納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諸如黃金、鑽石、鋁礬土、錳等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此外還有石灰石、鐵礦、紅柱石、石英砂和高嶺土等。迦納森林覆蓋率佔國土面積的34%,主要材林集中在西南部。黃金、可可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是迦納經濟支柱。迦納盛產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可可的產量佔世界產量的13%左右。

迦納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薯類、高粱、大米、小米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棕、橡膠、棉花、花生、甘蔗、菸草等。迦納工業基礎薄弱,原材料依賴進口,主要工業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紡織、水泥、電力、冶金、食品、服裝、木製品、皮製品、釀酒等。自1983年開始實行經濟結構調整後,迦納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1994年聯合國取消迦納最不發達國家稱謂。

補充糾錯
上一國: 幾內亞
下一國: 加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