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國廣西沿海發生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潮,合浦縣398千米的海堤被海浪衝垮了近3/4,但凡堤外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仍保持完整。當地百姓因而把紅樹林譽為“海岸衛士”。
紅樹林並不是紅色的,它是一類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灘塗上的潮灘溼地的植物群落,樹種中大部分屬紅樹科植物,故得名紅樹林,其實這些灌木或喬木都是常綠植物。由於紅樹林處在陸地向海洋過渡的地帶,使得它具有一系列獨特的性質。
紅樹林的種子外表似四季豆,垂掛在藤架上,在母樹上發芽,成長為幼苗後脫落掉到海水中,像輪船拋錨一樣插入泥沙,並且發育成一株小樹。有時,尚未固定在泥沙中的幼苗遇上潮汐,會被海水捲走,但待到退潮時,幼苗又會隨遇而安地在別處紮根生長。年復一年,紅樹林就依靠這種奇特的生長方式繁衍著,盤根錯節、相互支撐的結構在風浪中穩如泰山,既消解了風浪的衝擊,起到穩固堤岸的作用,也起到了保護灘塗、淨化海水的作用。而且,紅樹林還是海鳥等海洋生物的樂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