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5月19日,野心勃勃的拿破崙在士倫港登上旗艦“東方”號,率領遠征艦隊揚帆出海,撲向埃及。
這支艦隊規模宏大,有戰列艦13艘、快速艦7艘、炮艦數艘和大小運輸船近300艘,運載精兵3.5萬人、各種學者和工程師146人。遠征軍的將官乃至一些伍長和士兵以及科學家,都是經過拿破崙精心挑選的。
臨行前,他對將士們說:“兩年前,我出任你們的司令。那時,你們駐紮在利古里亞海岸,生活極其貧困,口袋裡一無所有,為了度日,不惜變賣鐘錶。我曾向你們許諾,結束這種貧困的日子。我帶領你們到了義大利,在那裡,你們得到了一切”。“現在,我將帶領你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我向各位士兵保證,當你回到法國時,你將擁有足夠的錢來購買六公頃的土地”。
這些士兵對遠征的目的全然無知,只是抱著發財致富的慾望,追隨他們的司令,渾渾噩噩地登上了船。6月10日,拿破崙攻戰馬耳他島,經克里特島直趨埃及。
7月2日,拿破崙派克萊貝爾、邦、梅努三位將軍率領5000士兵於當晚在亞歷山大附近的馬拉布特登陸,第二天兵分三路攻取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在托勒密王朝時期,街市繁華,人煙稠密,被譽為埃及最美麗的都城和世界貿易中心;此時的亞歷山大已變得凋零破殘,滿目淒涼,成了一座小城鎮,居民只有約8000人。
而統治埃及的曼姆魯克頭領又是一夥愚昧、驕橫的庸人。當奧國駐埃領事羅塞蒂把法軍佔領馬耳他島的訊息告訴穆拉德貝時,穆拉德貝不以為然,反而說:“怎麼,你想用法國人來嚇唬我們?他們不是和我們常見的洋人一樣嗎?!如果他們膽敢派10萬兵力在埃及沿岸登陸,我只要派一些年幼的曼姆魯克去,就能把他們的腦袋統統割下來。”
當拿破崙大軍壓境時,曼姆魯克頭領卻無動於衷,未作準備。
駐守亞歷山大的兵力十分薄弱,彈藥奇缺,炮兵僅剩一桶火藥。亞歷山大守將面臨蝗蟲般的敵人,嚇得魂不附體,一夜之間派出十多個傳令兵向開羅方面告急,請求援助。
然而,英雄的亞歷山大人民,出乎塔列朗和拿破崙的預料,不分男女老幼,在頑敵面前毫無懼色。
鄰近的貝都因和馬格里布人也來支援。他們用刀槍棍棒和石塊,堅守城池,奮勇殺敵,致使克萊貝爾和梅努多處受傷。
法軍破城後,居民們以房屋、牆垣作掩護,從窗戶和街口狙擊敵人,總共打死和打傷敵軍150人。拿破崙本人也險些喪生。
由於兵力過分懸殊再加上亞歷山大守將叛變投敵,抵抗終於失敗,城池失守。
法軍進城後,進行野蠻報復,瘋狂屠戮無辜百姓。那些在清真寺裡避難的人也不能倖免於難。據不完全的統計,總共才8000居民的城鎮,傷亡人數達700餘人,約佔人數的十分之一。法軍還向居民索賠15萬法郎。
拿破崙在亞歷山大城裡到處張貼和散發一份《告埃及人民書》,聲言:他入侵埃及是“為了恢復你們的權利,懲罰那些暴虐者(指曼姆魯克貝)”,標榜自己“比曼姆魯克更敬畏安拉”,“崇敬先知穆罕穆德和偉大的古蘭經”。他宣揚“在安拉麵前人人平等,人們之間的差別僅在於智慧、品德和知識”,在法國統治下的“埃及人都有希望擔任要職,佔據最顯赫的地位”,並強調“法國人是土耳其蘇丹陛下的特殊朋友,是他的敵人的敵人”,妄想以此達到既佔領埃及,又博得埃及人民的擁戴,而又不得罪奧斯曼帝國的目的。
拿破崙又藉口“法國僑民的權利受損”,入侵埃及。
7月3日,拿破崙兵分兩路,向開羅推進。一路由他率領,穿越荒瘠的沙漠,取近道,直趨開羅;另一路由其部將率領,攻佔賴希德後,乘坐輕捷炮船,溯尼羅河而上,直逼開羅。
7月的埃及,烈日炎炎,暑氣逼人。沿途居民埋藏食物,破壞水井,實行堅壁清野,使行進在灼熱沙漠中的法軍無糧可吃,無水可飲,狼狽不堪。當一支部隊抵達巴德哈水池村時,村裡的幾口井水早已被先頭部隊喝光了,剩下的只是一點汙泥濁水。士兵們蜂湧而上,為了爭奪這點髒水,拼命地廝打著,頓時有30多個士兵倒在井邊,還有幾人因得不到一滴水而自殺。許多士兵疲憊不堪,落在大隊人馬後面。
貝都因人乘機襲擊,揮舞戰刀,把他們斬盡殺絕。
經過一個星期的艱苦行軍,拿破崙這一路軍隊總算拖遢地到了尼羅河畔的拉赫曼尼耶鎮。士兵們抬眼望見汩汩的河水,欣喜若狂,顧不及解下武器和脫去衣服,跳進河裡,痛飲猛喝,有的甚至因此喪命。
在拉赫曼尼耶,拿破崙與另一路軍隊會合,繼續向南逼進。
在相距不遠的舒卜拉希特鎮,駐有穆拉德貝的3000騎兵和9000農民軍。穆拉德貝夜郎自大,聽說法軍沒有騎兵,放聲大笑,聲言要象切西瓜那樣把他們切成幾塊。
7月13日,兩軍終於相遇,剛一交鋒,穆拉德貝的騎兵就敗下陣來;而那些手持槍棍棒的農民仍頑強抵抗,他們在尼羅河兩岸配合曼姆魯克水師,擊沉敵艦5艘,俘獲2艘,表現得異常驍勇。
突然,一艘滿載火藥的曼姆魯克戰船被敵艦擊中,“火藥立即爆炸,大火四起,吞噬了全船官兵,血肉橫飛。穆拉德貝驚恐萬狀,丟下輜重和火炮,逃之夭夭。騎兵們尾隨著主子逃竄,步兵們則跳上船隻,敗退開羅。”
舒卜拉希特一戰慘敗的訊息傳至開羅,曼姆魯克頭領和土耳其帕夏嚇得魂飛魄散,匆忙召集開羅顯貴和上層長老商議對策。
會議決定,在尼羅河東岸的布拉格區到舒卜拉區一帶修築街壘,由易卜拉欣貝率領1500曼姆魯克騎兵防守;同時在尼羅河西岸的因巴貝到金字塔區修築工事,由穆拉德貝帶領6000餘曼姆魯克騎兵阻擊。
可是,曼姆魯克和富室巨家所關心的,不是防守開羅,抵禦法軍,而是收拾金銀財寶,攜帶妻室兒女,逃離開羅。
惟有那平民百姓在這民族危亡的時刻,挺身而出,不惜犧牲,決心保衛都城。
開羅城堡破舊不堪。20年前法國冒險家薩瓦里訪問埃及時,曾窺探過這個城堡,作了詳盡報道。那時城堡內只有6門火炮,打一發炮彈需用半小時。20年過去了,一切依然如故。
開羅城內,為了籌備戰守,各行會踴躍捐錢贈款,百姓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任何人在此時此刻不會吝嗇自己的錢財。”自7月17日起,開羅“進行總動員,人們紛紛走向街壘……他們鎖上鋪子,關閉市場,向布拉格區進發”,以至整個開羅,除留下老弱婦孺外,成了一座空城。
貴族首領奧馬爾·麥克萊姆被廣大平民推為領袖,他登上城堡,豎起一面大旗,百姓稱這面旗幟為先知穆罕默德的旗幟。他用雙手高高擎起,從城堡一直舉到布拉格區。跟隨著他的數千農民,手持棍棒,呼聲震天,奔赴戰場。各地農民和開羅平民組成一支志願軍,協同曼姆魯克作戰。
7月21日,法軍和曼姆魯克軍在因巴貝地區進行決戰。雙方兵力對比懸殊:拿破崙擁有3萬名武器優良、訓練有素、久經沙場的精兵;穆拉德貝手下只有6000多個善於單個格鬥,但紀律廢弛的騎兵和1萬兵士氣高昂、缺乏訓練、手持刀槍棍棒的志願軍。因巴貝的防禦設施極其簡陋,只有40門方位固定的陳舊火炮。
拿破崙採取進攻中路、斷其後路的策略,兵分三路,發起進攻。一路進攻位於因巴貝炮火射程以外的曼姆魯克軍的左翼;另一路攻打固守因巴貝陣地的右翼;第三路由拿破崙率領,從中間突破,直插腹背。
穆拉德貝識破拿破崙的計謀,除留下2000騎兵駐守因巴貝陣地外,將大部分兵力用於阻遏從左翼和中路進攻的敵軍。曼姆魯克騎兵雖兇猛驃悍,但對於拿破崙的“方陣”戰術卻一無所知。他們向法軍猛撲過去,結果在方陣的密集槍炮聲中接連倒下,在不到一小時的戰鬥中,竟損失2000騎兵。穆拉德貝想退至尼羅河東岸,為時已晚。
法軍已經佔據因巴貝和尼羅河西岸,切斷了他的退路。
在這緊要關頭,駐守在尼羅河東岸的易卜拉欣貝竟然按兵不動,隔岸觀火。他見穆拉德貝被擊潰,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竟下令焚燒停泊在尼羅河中的船隻,並收拾行裝,攜帶金銀財寶,率領所部,偕同土耳其帕夏,撤離開羅,向敘利亞方向逃去。
穆拉德貝則帶領殘部,逃至上埃及。
留在尼羅河西岸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數以千計的志願軍,傷亡慘重,或遭到敵人槍殺,或死於節節敗退的曼姆魯克騎兵的鐵蹄之下,或淹死在尼羅河中。
1798年7月24日,法軍攻佔開羅,從此埃及人民的抗法鬥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