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街上的一切彷彿都預示著春的來臨。我們都有著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年輕的你是不是想早早脫去厚重、臃腫的冬裝,再換上輕便、漂亮的春裝了,但此時,卻總聽媽媽說:“別凍著了,要學會‘春捂秋凍’。”“秋凍”還能夠接受,夏秋之交我們還能穿著五彩漂亮的夏裝翩翩於街頭。但“春捂”彷彿就讓我們接受不了了。事實上,父母這樣苦口婆心全都是為了你的健康著想。
春天,我國經常受到南下的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氣溫儘管也有回升的趨勢,可是乍暖還寒,天氣多變,等到清明之後,氣溫才可以慢慢穩定下來。而此時,人體已經習慣了一冬的棉服的保護,如果一下子減衣太多,身體馬上不適應,從而容易導致抵抗力降低,並使感冒病毒有機可乘。
人體能夠透過衣服的增減來控制體溫的散失,並起到保暖的作用。那么,是否說就只有這一種辦法呢?當然不是。人們經常說男孩子的火力壯,不怕冷,這是由於男孩子能從食物中攝取相當充足的熱量。人體很多的熱量都來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轉化以及吸收,例如巧克力、花生、核桃,它們不僅營養豐富,並且這兩種物質含量也相當高,能夠起到防寒的作用。其次,他們相當熱愛體育運動。在運動中骨胳肌所產生的熱量可達同等條件下不運動的人的兩倍。這些對於他們來講,有一定熱量的散失,但又及時補充,身體適應能力也好,於是也就不容易生病。由此可見,“春捂秋凍”也是由於人的體質不同而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