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說漢賦“冠絕古今”是有道理的?

明朝的胡應麟在《詩藪·雜篇》中說道,漢賦“冠絕古今”。漢賦(主要指漢興盛期的大賦),“說物言志”,“鋪采詩文”,“極聲貌以窮文”,鋪張揚厲,在描寫宮殿時,大量運用想象、鋪陳和修辭等手法,“於千態萬狀,層見迭出者,吐無不暢,暢無或竭。”(劉熙載《藝概·賦概》)篇幅長,洋洋大觀。漢賦的產生,標誌著中國古代有意識文學創作的開端。漢賦對人和事物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對想象、誇張的大量運用,都促使文學擺脫經學附庸地位而獨立。漢賦的語言華麗,尤其是在中國字典產生之前,漢賦中存留了大量的舌漢字,而且有的還把同偏旁部首的字彙集在一起,可以說是中國字典的雛形。總之,無論從文字上或語言表達上來說,漢賦在中國文化史上都佔有很高地位,它不僅是漢朝“一代之文學”,而且對以後中國的文學創作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