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萬物之靈,這個論斷不僅簡單而且準確生動地表明瞭人類在自然界的重要位置。一方面,是因為人類是一種高階動物,但決不是超脫自然界的東西;從另一方面說人類畢竟不同於普通的動物,它是一種社會化了的高階動物,人類可以製造和使用工具,從而進行生產活動。
人類是一種高階動物,在動物界裡能夠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哺乳綱靈長目科是智人種。我們說人類是一種高階動物,主要原因是從人體的構造以及各器官的生理機能和人的個體發育來說,人類與動物根本上都服從相同的規律。
有些人身上會出現動物始祖共同的形態特徵,這種就叫返祖現象,例如有尾、多毛等。這些是人來自動物本身的自然發展史的一些痕跡。此外,人類胚胎和高等猿類胚胎相像的時間最長。人類胚胎的整個發育過程都簡略地反映了全部動物界的發展過程。通常在胚胎髮育的第三週到第四周裡,人的胚胎和魚十分相似,胎兒在第五個月,基本有了十分明顯的人的形狀。處於這個發育階段上,胎兒類似於高等猿類。大量事實表明人類是透過長期的不斷的自然發展由動物界產生出來的。科學史實還證明與人類最近的親屬就是類人猿。
人類是一種高階動物,但是人類與其它普通動物又有重大區別。我們從形態構造來說,最主要的不同在於直立的姿態和用兩腳行走,並且手足分工。因為兩腳行走,並且手足分工,手也從行走的功能中逐漸解放出來,從而成為勞動的器官。而且人腦也比其它動物都發達。
從生活方式以及活動能力看,我們與其它一般動物更有原則性的區別。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人類可以製造和使用各種工具來進行具體生產勞動,從而有意識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適合人類的需要。這就是人類具有“自覺的能動性”。人類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社會也是隨著人類的逐漸形成同時形成的。人類從一開始就是在固定的社會關係中開始生產活動的。所以,人類是所有動物中最社會化的一種動物,也是最高階、最複雜的動物。人類不但有語言而且有思想,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在生產勞動中無形發展了文化、藝術和科學。
要指出的是,我們說“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但是我們提到的勞動並不等同於普通動物的活動,哪怕人類的近親——現代類人猿中所講的“勞動”也與人類的勞動有本質不同:它們既不會製造工具;使用天然“工具”也不像人那樣有意識,由於它們還沒有思想,所以使用天然“工具”並不是經常的、規律性的。所以,只有人類社會才具有真正意義的活動,也正是勞動,才逐漸創造了人與人類社會。
總之,人類起源於動物,但是因為人類已經打上了社會的烙印,所以遠遠地超出普通動物。人類是萬物之靈,從地球的歷史可知,從出現人類的時候開始,我們就進入了嶄新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