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沙漠中的“月牙泉”永不幹涸?

在中國的甘肅省敦煌以南5千米左右的鳴沙山,旁邊黃沙滾滾,黃沙在炎熱的陽光照耀下,隨著熱空氣,終日作鳴,故名鳴沙山。在山中有一泉湖,湖面像月牙形,所以人們稱之為“月牙泉”。該湖大約長218米,寬54米,平均水深大約5米左右,最深處大概有7米。

“月牙泉”位於地處我國西北的沙海中。西北地區是中國最為乾旱的地區,氣候乾燥、降水量少、沙漠廣佈。流沙經常吞噬著城鎮和村莊,而且時常席捲耕地,將農民的耕地變為荒漠。但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沙漠包圍的“月牙泉”卻不受干擾,仍然碧波盪漾呢? 在鳴沙山的前、後山谷中藏著一些泉水,這些泉水靠山勢自西向東慢慢地滲流而下,形成了沙漠中的月牙形窪地,積水成湖。因為在湖中會有許多泉水流入,所以雖地處沙漠,卻不幹燥。

真是不可思議:即使湖水不會因蒸發而乾涸掉,但它怎麼不會被沙漠掩蓋呢?其實在這裡一年四季是刮東風或西風,而這兩種風同鳴沙山的走向是相同的。所以月牙形沙丘旁邊的沙子是沿著山脊和坡面向上爬行,就是風力再強大,沙子也不會到湖水中,即使刮東北風,風沿著喇叭口吹入山谷,由於地形的關係在這裡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使風受阻,形成旋風,從而將沙子攜帶上山。

就是這些原因,才使得“月牙泉”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中。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