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地球自轉的速度時快時慢?

經過了反覆驗證,科學家們測量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快,有時慢。地球自轉速度一般也因季節的不同而變化,1年之中8~9月自轉速度最快,在3~4月自轉速度為最慢,地球不只在1年內自轉速度很不均衡,並且年和年之間自轉速度同樣有差異。近300年以來,地球自轉最快的為1870年,最慢的為1903年。

引起地球自轉速度發生變化的最主要原因,為海水水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且海水水位的變化又和冰川融水量有很大關係。冰川融水越多,海平面就會上升,地球質量分佈半徑也增大,轉動的慣量也便會增加,這樣導致了自轉速度的減慢。相反的,冰川融水若少,海平面下降,地球質量分佈半徑便減少,轉動的慣量也減小,自轉速度隨它加快。1870年氣候寒冷,冰川不容易融化,所以海平面低,地球的自轉速度自然也快。1903年,氣溫也較高,此年南極冰川厚度要比1870年減少了25米,海平面也上漲,自轉速度就減慢。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