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孔雀東南飛》被人譽為“古今第一首長詩”?

《孔雀東南飛》被沉德潛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見《古詩源》),原因是,這首詩長為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它的篇幅超過了《詩經》、漢樂府民歌及別的篇章,還有南北朝民歌的全新篇章,即便後來從唐迄清的民歌到文人詩歌,也從來沒有超過這首詩的字數。自思想內容上看來,這詩在揭露與控訴封建禮教的罪惡的深度與廣度上也都超過它前後同型別題材的詩歌,劉蘭芝、焦仲卿是中國詩歌史上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一千多年以來,一直被廣大人民所喜愛的反對封建主義禮教,爭取自由婚姻的光輝形象。自藝術形式上來看,這詩情節曲折,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生動。全詩基本上都採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然而在結尾,卻又以浪漫主義方式來表達了廣大人民的理想與願望,讀它很令人迴腸蕩氣。郭沫若也曾經說過:“古樂府中的民間詩歌所達到的藝術水準,現在的詩人還達不到。”(見《民間文藝集刊》第一冊)可以看出《孔雀東南飛》這首樂府民歌有不愧為“古今第一首長詩”的美譽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