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道爾頓被稱做“原子學說之父”?

道爾頓是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他成功創立了原子學說。道爾頓在十一歲時就離開了學校,一年以後,他又回到學校,但這次他不是來當學生,卻是當教師,有人很驚異,有些學生跟他年齡一樣大,常常會提出一些問題來故意刁難他。但這些並沒有難倒他,反而使他對科學發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讓道爾頓最先感興趣的是氣象學,道爾頓自己製造儀器用來觀測天氣,後來從這裡他的興趣又逐漸轉向了化學,但是他觀測的習慣卻沒有改變。他從1787年到1844年逝世,整整觀測了57年。

道爾頓是個真正的色盲,這對他從事化學科研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利的條件,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他常不能清楚地分辨顏色的變化,他只得把自己研究工作的重點放在前人已有實驗成果上,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1803年,他依靠古代希臘哲學家的原子論相繼提出了科學的元素、原子學說。

這個原子學說認為,宇宙萬物是由無數元素構成的,而這些元素最小的粒子就是原子;同一種元素的原子相互之間完全一樣,而不同元素的原子則互不相同。

原子學說在科學界是一種革命性的理論,這對科學的不斷變化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