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烏爾禾地區,有座被稱為“魔鬼城”的“城堡”。在它方圓10餘平方公里之內,縱橫交錯的幹谷就像“市區”的“街道”,而幹谷兩側形狀各種各樣的岩石墩臺隨意地組合,形成二三層,每層高20~30米,有的甚至更高的,亭臺、樓閣、祭臺、寶塔等,應有盡有,好象一座渺無人煙、被人們遺棄了的城市。可是,狂風颳來時,捲起了層層黃沙,天昏地暗,陣陣呼嘯,就像鬼哭狼嚎,若在寒冷的月光下面,變幻莫測。
可是,這種奇妙的自然景觀是如何形成的呢?
1900年,地質學家來到這兒考察,真相才算大白於天下。原來,在一億多年之前,這兒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泊,氣候很溼潤,微波盪漾,湖光山色恰似當今江南水鄉。但是,大自然變化無窮。隨著青藏高原迅速崛起,高大的山體便擋住了西南氣流,截斷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於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氣候就越來越乾燥,加之大地開始上升,於是這么大的湖泊便慢慢地變成了一望無垠的戈壁臺地。然而裸露在地表的岩層,多數為鬆軟的泥岩及較硬的細粒巖可互動組成的沉積岩。在它漫長的歲月裡,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岩石也不斷受暴雨沖刷、驕陽暴曬、冬天的寒凍、大風的吹蝕,就不斷風化剝蝕。特別在強烈的西北風挾著砂礫的撞擊或磨蝕下,軟的岩層風蝕加快,岩石較硬的那一部分就殘存地表,塑造成為各種各樣的形狀,“魔鬼城”就這樣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