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揚州畫派為“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最具代表性的說法的八人是金農、黃慎、鄭燮、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羅聘等。但我們通常所講的揚州八怪不僅僅就指他們八人,說法有很多,有8到15人。根據揚州人的說法,“八怪”就是本地方言中奇奇怪怪的意思,和8關係不大。所以“揚州八怪”指的是8人也好15人也好9人也好,總之就是指那些風格怪怪的畫家,也許把他們稱為“揚州畫家”會比較好點。這15個畫家,多數都專長花鳥,特別是梅竹,也有的善長人物或山水,對花卉個個都很精通擅長。


“揚州八怪”是在石濤以後,清中後期出現的一批敢於改革變法,講究文人意趣的畫家。他們雖然生長在揚州,但都把揚州作為藝術陣地,他們通曉詩、書、畫、印,使中國畫壇在晚期表現良好的文人風尚和修養。他們提倡個性抒發,風格粗放,大膽創作,不拘小節。他們所畫的那些變形的物象是在藝術中沒有出現過的,八怪是中國傳統繪畫全面轉向現代的轉折,對後來的海派甚至當代畫家李苦禪、潘天壽等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在他們當中數金農(冬心)和鄭燮(板橋)的名望最大。


鄭板橋造型古拙的人像給齊白石帶來很大的啟發。他的畫表達了這一輩子獨守清風、兩袖清風的志向,其中也潛藏了憤世嫉俗的滿腹牢騷。就像他後來題畫馬的詩中所說的“於今畫馬,有顧影酸斯之憐憐態”,藉此抒發畫家的苦澀和世事艱辛的心理,他常說“世上已無伯樂”。後來他又畫了《瘦馬圖》,題詩說:“而今衰草斜陽裡,人作牛羊一例看。”其失意和不平的心理一目瞭然。


金冬心善長畫“江路野梅”,就取其“天大寒時香千里”之意,使傳統的文人增添了一份粗野的強悍。此外,他又擅長瘦竹,所謂瘦竹,就是根據多壽的意思,畫竹全用“星”式,與鄭板橋的“介”、“個”法大大不同,但都很有趣,表現出一派天真與純摯的情懷,使那“自然飽風霜耳”的瘦竹成為他赤子心的真實寫照。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