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王安石變法遭到了失敗?

因為遼、西夏的不停武力侵擾及國內官僚貪汙、腐敗,內外交困,從而使宋王朝的危機更加嚴重,農民的反抗也一浪高過一浪,財政的虧空相當突出,官員及軍隊的腐敗變本加厲,政治一定要改革,這些已經成了統治者的共識,只是在怎樣改革上,有著十分嚴重的分歧。宋神宗繼位以後,最終下定決心,任用及支援王安石進行變法。這就是著名的王安石變法,歷史上稱熙寧變法。


王安石為了推行他的新法,他首先設立了“制置三司條例司”,並且開始陸續選拔支援新法的人,並把他們安插到條例司中,從而使之成為議訂及推行新法的總樞紐。接著就頒行新法。新法關於理財方面主要有:


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均田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


新法關於強兵的措施主要是:


將兵法。針對“更戍法”造成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把軍隊固定在某一固定區,置將統領並就地訓練。全國分置92將,每將統兵3000到萬人。


另外,也有保馬法及置軍器監等,旨在增加戰時的馬匹以及武器與衣甲,從而改善軍隊裝備。


王安石在推行新法過程中,大力設定“經義局”,修編《〈詩〉、〈書〉、〈周禮〉三經新義》,並且以此作為各地學校的必讀教材和科舉取士的標準,這樣為推行新法作理論上以及組織上的準備。


新法限制而且損害了大官僚的既得權益,在推行之初,就曾遭到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變法派內部意見不一致,宋神宗在宮中后妃以及朝廷中保守派官僚聯合攻擊新法的情況下,最終動搖了。變法也失敗了,王安石也於次年去世。


王安石變法是北宋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變法不會解決和封建專制主義同時產生及發展的各種矛盾。因此北宋王朝日趨腐朽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