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甘蔗下部比上部甜?

蔗不但能作為製糖的原料,而且能生吃。我國南部每年都會大面積種植甘蔗。種甘蔗是相當辛苦的農活,不但要除草,而且要經常剝掉老化的葉子,剝葉子的目的是增加產量和甘蔗的含糖量。


我們砍甘蔗或買甘蔗總是要把甘蔗尾砍掉,是由於尾部不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植物除了呼吸作用外,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這種作用能把根部吸收來的水分以及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照條件下生成有機物(主要是澱粉)。生成的有機物一部分經呼吸作用耗掉了,用來供植物生命活動需要,而另一部分有機物便在體內積累下來。植物體莖有兩種管子,一種為導管,可以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經莖向上運送到葉中;一種為篩管,並且可以製造的有機物質往莖及根部運輸。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很強,因此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不斷地向莖的尾部、葉部輸送,甘蔗的下部有機物越積越多。開始製造的有機物主要成分是澱粉,轉變為蔗糖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甘蔗下部生長的時間較長,澱粉轉變成糖的數量也就隨之增多。但甘蔗尾部不但有機物含量較少,而且澱粉轉變為糖的數量也少,因此尾部不太甜,有的根本沒有甜味。甘蔗的下部,因為沒有葉的包被,有顏色,並能直接接受陽光,這不但促進有機物的製造,而且有利於把澱粉轉變為糖。與此同時下部沒有葉,這樣就減少了有機物的消耗。但是上部剛好相反,葉子又青又綠。


到了10月份以後,甘蔗上部也積了許多的有機物,並且也轉變為糖類物質,因此甘蔗上部也很甜,才有“10月甜到梢”的說法。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