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針灸能治病?

誰都知道針灸能治療許多種疾病。可是,針灸為什麼能治 病,它是怎樣治病的,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有一種既不同於血管,又不同於神經的 負責執行氣血的經絡系統。它像網路一樣聯絡人的周身,將人體 五臟六腑、四肢百節及五官七竅等聯絡起來,共同維持人體的生 理功能。機體任何部位發生病變,都會影響到經絡的功能,而針 刺或艾灸的治療,就是在經絡上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的最敏感點 ———穴位上施加刺激,從而透過氣血的調整等使經絡的功能恢復 正常。關於針灸對機體的作用,大致可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16鎮痛作用:中醫理論認為人的氣血是在經絡裡執行無阻 的,如果氣血流行不夠通暢,就可以產生疼痛,叫做“不通則 痛”。針灸能夠止痛,是因為它能使經絡裡的氣血執行通暢,這 叫做“通則不痛”。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止痛與神經系統密切相 關。針刺可刺激神經組織的粗纖維,產生酸、麻、脹、重等感 覺。當這些資訊傳到脊髓後,粗纖維壓制了主管傳導痛覺的細纖 維的活動,使疼痛的資訊不容易傳導到腦,這樣疼痛的感覺也就 減輕了。所以,醫生在扎針時,老是問患者有沒有痠麻脹重感: 有這種感覺,治療效果就好,沒有就不好。另外,針刺止痛還與 腦子裡有鎮痛作用的物質有關,針刺即能引起止痛物質的生成與 釋放。 12調整作用:針灸對人體各系統許多器官和組織有明顯的 調整作用,它可以使機體由不正常狀態恢復到正常狀態。針灸的 這種調整作用不同於任何其他治療方法,它具有雙向調整作用。 比如對消化系統的作用,針刺足三里和胃俞等穴,可以改變胃及 小腸的蠕動,使鬆弛的胃收縮,又可使痙攣解除。針刺足三里和 朋腸俞等穴,能改變腸的蠕動,所以,便秘時可以通便,腹瀉時 又可以止瀉。針灸不僅能治療功能性疾病,而且對器質性疾病也 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例如,針灸對神經衰弱、各種牙痛、冠心 病、心絞痛、支氣管哮喘、闌尾炎、膽結石、貧血、急慢性胃 炎、胃腸痙攣、胃下垂、脫肛、遺尿、遺精、尿瀦留、排尿困 難、多種面板病及脫髮等症均有良好的療效。 32增強免疫功能:實驗研究表明,針灸具有增強機體免疫 功能的作用。例如針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和合保實後,白細胞對金 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指數可上升4
  11倍,吞噬能力也相應提高。 針刺後15小時達到最高峰,61小時恢復正常。所以,針灸可用 於預防流行性感冒,預防瘧疾和哮喘的復發,對發燒者也有明顯 的降溫作用。這些都是透過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實現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