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齊六·貂勃常惡田單

貂勃常惡田單原文

  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时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相与语于王曰:“燕之伐齐之时,楚王使将军将万人而佐齐。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谢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属曰:“貂勃可。”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于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异日,而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貂勃从楚来,王赐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王上者孰与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城阳、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貂勃常惡田單譯文

  貂勃經常中傷田單,說:“安平君是令小人。”安平君聽到後,故意擺設酒宴召請貂勃,說:“我在什麼地方得罪了先生,竟然在朝廷上被您讚美?”貂勃說:“盜蹠的狗對堯狂吠,它並不認為盜蹠高貴而堯卑賤,狗本來就對不是它主人的人狂吠。再說,如今假如公孫子賢明,而徐子不成器。然而假如公孫子和徐子打起來,徐子的狗,必將撲上去咬公孫子的腿肚子。如果讓這狗離開不成器的人,而成為賢明人的狗,難道只是撲上去咬別人腿肚子就完了嗎?”安平君說:“恭敬地聽到您的命令了。”第二天,就把他推薦給齊襄王。

  齊襄王有九個寵幸的侍臣糾合在一起,想要謀害安平君,他們共同對襄王說:“燕國攻打齊國的時候,楚頃襄王派將軍淖齒率領萬人幫助齊國抵抗燕軍。如今都城已經修復,國家已經安定了,為什麼不派使者向楚王表示謝意?”襄王說:“左右的人誰可以呢?”這九個人都說:“貂勃可以。”貂勃出使到楚國,楚王接受了齊國的謝意並留貂勃飲酒,過了好幾天沒有回國。九個人又糾合起來去對襄王說:“一個普通的貂勃,竟然滯留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君那裡,難道不是因為仰仗田單的勢力嗎?再說安平君對大王,沒有君臣禮節,上下沒有個分別。況且他的心裡想要於壞事。他在國內治理百姓,安撫民心,救濟窮困補勘不足,對人民廣施恩惠,對國外安撫戎狄與天下的賢明之士,暗中結交諸侯中的英雄豪傑。他的內心是想要篡位,希望大王詳察。”有一天,襄王說:“把相國田單召喚來。”田單摘下帽子、光著腳、赤著上身來進見,然後退一步請求死罪。

  過了五天,襄王對田單說:“您對我沒有罪過,您盡到您的臣子之禮,我盡到我的君王之禮就行了。”貂勃從楚國回來,齊襄王當面賞賜他飲酒,酒喝得正高興,襄王說:“把相國田單叫來。”貂勃離開坐席,向襄王行了九拜之中的最敬之禮說:“大王怎麼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請大王向上和周文王比一下,誰有才能?”襄王說:“我不如周文王。”貂勃說:“是的,臣下本來知道不如。請向下和齊桓公比一下,誰有才能?”襄王說:“我不如齊桓公。”貂勃說:“是的,臣下本來知道不如。既然如此,那麼周文王得到呂尚,把他尊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管仲,把他尊為仲父,如今大王得到安平君卻偏偏叫‘單’。再說自從開天闢地以來,治理百姓的人,作為臣子而建立功勳的人,有誰的功勞能比安平君更大呢?可是大王卻叫他‘單,單’。怎麼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再說當初大王不能守衛先王遺留下的國家,燕國人發兵來襲擊齊國故城,大王逃到城陽的山中。安平君憑藉憂懼的即墨城,靠著三里的內城,五里的外城,疲憊計程車兵七千,卻擒獲了燕國的司馬騎劫,使千里失地返歸齊國,這些都是安平君的功勞。正當這個時候,如果田單關閉域陽自立為王,城陽、天下的人沒有誰能制止他。然而安平君從道義上謀劃,從大義出發,認為不能那樣做,因此修建棧道木閣,到城陽山中去迎接大王和王后,大王才能返回故國,君臨親附百姓。如今國家已經安定,民眾已經安生了。大王卻叫他‘單’。就是小孩如果考慮一下也不會這樣傲。大王不如趕快殺掉這九個人,以向安平君謝罪,不這樣做的話,國家就危險了!”襄王於是殺掉這九個人並驅逐了他們的家眷,又把萬戶的夜邑加封給安平君。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