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齊六·齊閔王之遇殺

齊閔王之遇殺原文

  齐闵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姓名。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状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与私焉。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法章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为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无谋而嫁者,非吾种也,汙吾世矣。”终身不睹。君王后贤,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礼也。

  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及君王后病且卒,诫建口:“群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亡矣!”

  君王后死,后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玉,使宾客入秦,皆为变辞,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

齊閔王之遇殺譯文

  齊閔王被殺害,他的兒子法章改名換姓,做了莒地一個姓太史人家的僕人。太史敫的女兒看見法章的相貌很奇特,認為他不是普通人,很憐愛他,而且常偷偷送給他衣服和食物,並和他私通。莒地的人以及從國都逃到莒地的大臣聚在一起,商量要尋找閔王的兒子,立他為王。法章在莒地就出來承認自已是太子,於是大家立他為襄王。襄王既立,又把太史敫的女兒立為王后,後來生子名建。王后的父親太史敫說:“女兒沒有透過媒人就出嫁,你不是我們家的後代,實在給我丟盡了臉。”便終身不見他的女兒。王后賢惠,不因父親和她斷絕關係而不顧父女應有的禮節。

  齊襄王死後,他兒子建被立為齊王,王后對待秦國很謹慎,對待諸侯也很誠敬,所以在王后活著時齊王建在位40多年,沒有遇到戰禍。

  秦始皇曾派使臣給王后一副玉連環,說:“齊國人都很聰明,但能解開這個玉連環嗎?”王后把玉連環拿給群臣看,群臣沒有人知道如何解開。王后拿起一把錘子把它敲破,告訴秦王的使者說:“已經解開了。”

  當王后病危快死時,她告誡齊王建說:“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齊王建說:“請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王后說:“好。”於是,齊王取筆和木簡要她寫下遺言。王后卻說:“我已經忘記了。”

  王后死後,後勝擔任齊的相國,接受了秦國間諜很多的金、玉,派去秦國的賓客,都說一些符合秦國利益的變詐之辭,他們勸齊王建去秦國,而一點也不考慮備戰的問題。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