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楚一·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

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原文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

  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囊他,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昧,心摇摇而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譯文

  蘇秦為趙國組織合縱聯盟,去遊說楚威王,說:“楚國是天下的強國,大王是天下的賢主。楚國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徑、郇陽,全國土地方圓5000裡,戰士百萬,戰車千輛,戰馬萬匹,糧食可供十年,這是建立霸業的資本。憑楚國這樣強大,大王這樣賢能,真是天下無敵。可現在您卻打算聽命於秦國,那麼諸侯必不會入朝楚國的章臺了。秦國最引以為憂的莫過於楚國,楚國強盛則秦國削弱,楚國衰弱則秦國強大,楚、秦兩國勢不兩立。所以為大王考慮,不如六國結成合縱聯盟來孤立秦國。大王如果不組織六國合縱聯盟,秦國必然會從兩路進軍,一路出武關,一路下漢中。這樣,楚都鄢、郢必然會引起震動。我聽說:‘平定天下,在它還未混亂時就要著手;做一件事在未開始時就要做好準備。’禍患臨頭,然後才去發愁,那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謀劃。您若真能聽取我的意見,我可以讓山東各國四時都來進貢,奉行大王詔令,將國家、宗廟都委託給楚國,還訓練士兵,任大王使用。大王真能聽從我的愚計,那麼,韓、魏、齊、燕、趙、衛各國的歌女、美人必定會充滿您的後宮,越國、代郡的良馬、駱駝一定會充滿您的馬廄。因此,合縱聯盟成功,楚國就可以稱王;連橫聯盟成功,秦國就會稱帝。現在您放棄稱王、稱霸的大業,反而落個‘侍奉別人’的惡名,我私下實在不敢讚許大王的做法。

  “秦國貪狠暴戾如同虎狼,有吞併六國的野心,秦國是諸侯的仇敵,而主張連橫的人卻想以割讓諸侯土地去討好秦國,這實在是所謂‘奉養仇敵’的做法。做為人臣,以損失自己國家的領土為代價,交結強暴如虎狼的秦國,還去侵略諸侯,最終會招來嚴重的禍患。至於對外依靠強秦的威勢,對內脅迫自己的國君,喪失國土,這又是人臣的大逆不道、為國不忠。所以,合縱聯盟成功,諸侯就會割地聽從楚國;連橫陣線成功,楚國就得割地聽從秦國。合縱與連橫這兩種謀略,相差十萬八千里。對此大王到底如何取捨呢?因此,敝國國君趙王特派我獻此愚計,想共同遵守盟約,不知您如何決定?”

  楚王說:“我的國家,西邊與秦國相接,秦國有奪取巴蜀,吞併漢中的野心,秦國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韓、魏兩國迫於秦國的威脅,又不能和他們深入地謀劃合作,如果和他們深謀,恐怕他們反會投入秦國的懷抱。這樣,計謀還沒有付諸實行,楚國就會大禍臨頭。我自己考慮,單憑楚國來對抗秦國,未必能夠取得勝利;與群臣的謀劃,也沒法依靠,我寢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飄蕩不止,終無所託。現在您想統一天下,安定諸侯拯救危國,我完全同意參加合縱聯盟。”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