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楚三·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張儀

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張儀原文

  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未至,惠王死,武王逐张仪。楚王因收昭雎以取齐。桓臧为雎谓楚王曰:“横亲之不合也,仪贵惠王而善雎也。今惠王死,武王立。仪走,公孙郝、甘茂贵。甘茂善魏,公孙郝善韩。二人固不善雎也,必以秦合韩、魏。韩、魏之重仪,仪有秦而雎以楚重之。今仪困秦而雎收楚。韩、魏欲得秦,必善二人者。将收韩、魏轻仪而伐楚,方城必危。王不如复雎,而重仪于韩、魏。仪据楚势,挟魏重,以与秦争。魏不合秦,韩亦不从,则方城无患。”

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張儀譯文

  楚懷王派昭雎到泰國去遊說。使秦國重用張儀。昭雎還沒有到秦國,秦惠王就死了,秦武王驅逐了張儀,楚懷王也因此拘捕了昭雎以討好齊國。

  桓藏替昭雎對楚懷王說:“秦、韓、魏三國的聯合沒有成功,這是出於張儀得勢予秦惠王並且和昭雎關係密切。如今惠王死了,武王即位,張儀被驅逐,公孫郝、甘茂顯貴起來。甘茂和魏國關係密切,公孫郝和韓國關係密切。這兩個人原本就和昭雎關係不好,所以一定主張秦國聯合韓國、魏國。當年,韓國、魏國重視張儀,是因為張儀掌握秦國的實權,並且昭雎又依靠楚國的力量推崇他。如今張儀在秦國遭難而昭雎在楚國被拘捕,如果韓國、魏國想要得到泰國的支援,它們一定要親近甘茂和公孫郝。這兩個人也將拉攏韓國、魏國輕視張儀進攻楚國,那麼方城一定危險了。大王不如恢復昭雎的地位,而使張儀在韓國、魏國得到重用:張儀依靠楚國的勢力,倚仗魏國的重用,而跟秦國爭鬥。如果魏國不與秦國聯合,韓國也不會順從泰國,那麼方城就沒有禍患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