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四卷·澤戰

澤戰原文

  凡出军行师,或遇沮泽、圮毁之地,宜倍道兼行速过,不可稽留也。若不得已,与不能出其地,道远日暮,宿师于其中,必就地形之环龟,其中高,四下为圆营,四面当敌。一则防水潦之厄,一则备四围之寇。法曰:「历沛历圮,坚舍环龟。」

  唐,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诏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军次单于界北,暮,已立营,堑壕既周,行俭更命徙营高冈。吏曰:「吏士安堵,不可扰。」不听,徙之。比夜,风雨雷霆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众莫不骇叹,因问何以知其有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我节制,勿问我所由知也。」

澤戰譯文

大凡行軍作戰,當遇到沼澤地域或被水沖毀的坍塌地域時,應當加速前進,儘快透過,不可停留於此。倘若萬不得已,或因路途遙遠,或因夜幕降臨,而無法走出此地,那麼,宿營時必須選擇四周低而中間高的“環龜”之地,並根據此地形特點佈列成圓陣,以便於四面迎擊敵人的進攻。此種宿營佈陣的好處,一是可以防止洪水淹沒,一是可以防備敵人圍攻。誠如兵法所說:“行軍經過沼澤、水毀地域而一旦宿營於此時,應當堅守在形似龜背的高岡之處。”唐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東突厥首領阿史德溫傅起兵反唐,高宗命以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北上討伐。(次年三月)當唐軍進入突厥境內的單于都護府北界時,夜幕已經降臨,部隊安營紮寨、挖掘塹壕已經完全就緒後,裴行儉突然改令部隊立即遷到高岡為營。有的將領報告說:“將士們現已安居就緒,不可再驚動他們了。”裴行儉執意不從,硬是命令部隊移往高岡處安營。等到深夜,風雨雷霆突然大作,唐軍原來設營地方,頃刻一片汪洋,水深竟達一丈多。眾將士目睹此種驚濤駭浪的突變情景,無不驚歎僥倖,並因此而詢問裴仁儉怎樣知曉必有風雨要來,行儉只是笑著說:“從今以後你們只聽我指揮就行了,不必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