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行军越过山险而阵,必依附山谷,一则利水草,一则附险固,以战则胜。法曰:「绝山依谷。」
后汉将马援为陇西太守,三绛羌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援将四千余人击之,至氐道县。羌在山上,援军据便地,夺其水草,不与战,羌遂穷困。羌师数十万户亡出塞外,诸种万余人悉降。羌不知依谷之利,而取败焉。
大凡行軍跨越險峻山嶺地帶而安營佈陣時,必須依託山澗谷地,一者可得水草之利,一者可以憑險固守。這樣,對敵作戰就能取勝。誠如兵法所說:“部隊在山地行軍作戰,必須沿著山谷行進,依託谷地設陣。”東漢將領馬援出任隴西太守期間,居於武都境內的參狼羌與塞外的其它部族寇掠邊民,殺害地方官吏。馬援親率部隊四千餘人進行反擊,抵達氏道縣境。當時,羌兵駐紮在山上,馬援率軍佔據山下有利地形,奪取了羌兵的水源草地,採取圍而不打的戰法,迫使羌兵陷於窮困境地,其首領被迫率領數十萬戶羌人逃往塞外,而其它部族萬金人全部歸降馬援。羌兵由於不懂得依託山谷安營佈陣的好處,所以遭到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