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gāo jí yǔ yán | 注音 | ㄍㄠ ㄐㄧˊ ㄩˇ ㄧㄢˊ |
首字母 | gjy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接近於人們使用習慣的程式設計語言。可適用於不同的計算機,但計算機不能直接識別和理解高階語言,必須由計算機中的編譯程式或解釋程式翻譯成機器語言後才能直接識別。常用的有algol、basic、cobol、fortran、pascal等語言。 |
高階語言(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相對於機器語言(machine language,是一種指令集的體系。這種指令集,稱機器碼(machine code),是電腦的CPU可直接解讀的資料)而言。是高度封裝了的程式語言,與低階語言相對。它是以人類的日常語言為基礎的一種程式語言,使用一般人易於接受的文字來表示(例如漢字、不規則英文或其他外語),從而使程式編寫員編寫更容易,亦有較高的可讀性,以方便對電腦認知較淺的人亦可以大概明白其內容。由於早期電腦業的發展主要在美國,因此一般的高階語言都是以英語為藍本。在1980年代,當東亞地區開始使用電腦時,在日本、臺灣及中國大陸都曾嘗試開發用各自地方語言編寫的高階語言,當中主要都是改編BASIC或專用於資料庫資料訪問的語言,但是隨著程式設計者的外語能力提升,現時的有關開發很少。
由於組合語言依賴於硬體體系,且助記符量大難記,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加易用的所謂高階語言。在這種語言下,其語法和結構更類似漢字或者普通英文,且由於遠離對硬體的直接操作,使得一般人經過學習之後都可以程式設計。高階語言通常按其基本型別、代系、實現方式、應用範圍等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