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íng chūn huā | 注音 | ㄧㄥˊ ㄔㄨㄣ ㄏㄨㄚ |
首字母 | yc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新年花、春節花、紅掌花、山黃連、血龍花、年畫花、招財花、紅花蘭。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花名。落葉灌木,枝條細長成拱形,小枝有角稜。葉對生,小葉三枚,卵形至長橢圓形。花黃色,鮮豔,早春先葉開放,故名。 |
迎春花(學名: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細長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紛披狀。3小葉複葉互動對生,葉卵形至矩圓形。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於葉開放,有清香,金黃色,外染紅暈,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
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迎春花栽培歷史1000餘年,唐代白居易詩《代迎春花召劉郎中》以及宋代韓琦《中書東廳迎春》和明代周文華撰《汝南圃史》均有記載,迎春花現在為河南省鶴壁市的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