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本《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後以“烹鮮”比喻治國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後漢書·循吏傳贊》:“政畏張急,理善烹鮮。”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烹鮮之戒,不欲其煩。” 唐 李頎 《贈別穆元林》詩:“彼鄉有令弟,小邑試烹鮮。” 宋 張元幹 《水調歌頭·陪福帥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詞:“調鼎他年事,妙手著烹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