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ì rén | 注音 | ㄌㄧˋ ㄖㄣˊ |
首字母 | lr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站立、 站立不動、 站立不安、 壯立、 肅立、 肅穆、 肅然、 肅然起敬 | ||
反義詞 | 坐臥、 躺臥、 蹲立、 倒立、 倒臥、 俯臥、 仰臥 | ||
基本解釋 | 1.立身﹐做人。 2.扶持﹑造就人。 3.人中。指人的上唇之上正中凹下的部分。 4.漢字"人"作偏旁時寫作"亻"﹐稱立人。 |
孔子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為人處世準則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句是從“欲”的角度來講,後句是從“不欲”的角度來講,這兩個方面不存在感情色彩的問題,更不存在對立,有機不可分地統一在一起,完整組成了儒家的一條道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