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買回來的雞蛋,一般殼上都會有一些看上相當髒的東西。人們一般是把雞蛋放到水中去沖洗,一直到把雞蛋洗“乾淨”,認為這樣做相當衛生。而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
假如你仔細地觀察或者用放大鏡去看雞蛋,你就會發現蛋殼上有許多細微的小孔,那它們是做什麼用的呢?假如,這是一枚受精卵的雞蛋,能夠孵出小雞的蛋,為了讓小生命能夠存活,這些小孔是用來讓小雞透氣用的。所以就表明,雞蛋的內部以及外界的小孔是相通的。可是,假如那僅是一枚普通的而沒有受過精的也就是沒有小生命存在的蛋的話,那么它內部的水分就會透過蛋殼上許多小孔從而被蒸發掉;這樣外界的腐敗菌等細菌也相當容易透過這些氣孔而進入雞蛋內部,從而使蛋變質、壞掉。可是假如是一枚沒有被清洗過的雞蛋的話,它的外殼上就會有一層粉末狀的膠性物質,它的作用主要是封閉那些通氣孔,從而使雞蛋內外隔離開來,能緩解細菌侵入及水分的蒸發,從而有效地保鮮、保質。在這方面來說,這些看上去髒兮兮的東西可真是勞苦功高呢!真能說是蛋不可貌相,你最好不要畫蛇添足地去清洗雞蛋外殼,以防止雞蛋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