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拇指僅有兩節?

一手五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都有3節長,4隻手指在一起維持功能的一半。而拇指兩節長,短而精壯,獨自佔了功能的另外一半。拇指的此種結構完全是自猿至人進化的結果。


猿猴用四肢爬行,拇指和大足趾和其它四指(趾)分開,拇指短小不可以對稱活動,主要依靠3節長的手指(趾)來進行攀援活動。


猿猴下地行走之後,上肢漸漸自爬行的功能中解放出來,拿著工具勞動,下肢專門用來負重行走。


進化至人類,拇指已經變得長且更為粗壯有力。還具有發達的肌肉,讓人類的拇指能和其它四指對稱活動。


形態和功能是統一的。來適應拇指的對稱活動,拇指處的掌腕關節形成了鞍狀關節面,讓拇指可以進行伸屈、收展和旋轉很多。


拇指解剖上的這個結構,讓拇指可以發揮其最大的力學作用,來完成按、持、捏、夾、鉗等很多動作。


若拇指仍然保持3節長,活動便不可以兼備靈活和穩健兩個優點。而拇指3節的人,偶爾也可見到,這屬於返祖現象,是一種先天性的畸形。


人類在進化過程當中,於拇指粗壯的同時,大足趾也適應了負重和步行,往其它足趾靠攏。所以,失去了雙臂的人,依靠原來的解剖結構基礎,也可以訓練出利用足擰手巾、洗臉、寫字、打撲克、持剪刀剪趾甲和穿針線、縫衣服等很多功能來。

補充糾錯